韩国青训探究(转)
韩国青训探究:闯进世青赛决赛不是偶然
在不久前进行的2019年U20世界杯(世青赛)半决赛中,韩国队1:0击败厄瓜多尔,历史性的闯入了这项杯赛的决赛。
众所周知,世青赛存在的意义是检验一个国家的足球人才储备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重要程度甚至高于奥运会。正因为如此,外界普遍认为此次韩国队闯入决赛是其青训事业蓬勃发展结下的硕果。
在我国国青队连续14年无缘世青赛决赛圈的背景下,韩国U20的成功无疑显得更为耀眼。那么,在成功的背后,韩国青训又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
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韩国青训体系概述
与日本“梯队+校园”以及中国“单梯队”青训模式不同,韩国足球所走的是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即纯粹以学校为中心建立青训体系。然而,韩国的校园足球与我国在过去多年所提倡的校园足球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们的学校要承担起为职业队以及国家输送优秀足球人才的重任。
以韩国最高级别的k联赛为例,以前大部分k联赛俱乐部是没有所谓的梯队的,他们补充新鲜血液的主要方式就是从韩国各大高中或者大学选取人才。而这些被顶级俱乐部看中的学生也不是半路出家的业余球员,事实上,要想踢上职业足球,大部分韩国孩子在小学就开始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了,只不过他们受训的地方在学校罢了。
韩国的校园足球体系曾被外界戏称为流水线模式,适龄儿童进入到这个体系中,只需要按照既定的道路前行就可以了。这个体系基本上是跟着正常的升学模式走的:在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成立四大足球联盟,统一由韩国足协管辖,这四大联盟分别是:小学足球联盟、中等足球联盟、高等足球联盟和大学足球联盟。四大联盟分别对应四个级别的联赛,供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参与。
一名热爱足球的韩国孩子在小学三年级时可以参加所在学校的球员选拔,而被教练相中并得到父母认可后,他就可以进入校队参与足球训练。如果这名儿童有足够天赋,并可以通过层层筛选的话,那么他可以在升学后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继续接受足球训练,直到被职业队选中签下职业合同。
那么在正常上学的情况下,能保证热爱足球的孩子接受完整的足球训练吗?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在韩国,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那么重,孩子们普遍拥有较为充裕的课余时间,无论是哪一个层级的学校都会在周一至周五的放学时间安排2~3小时的训练时间。
踢球功课两不误,韩国家长没有中国家长的担忧
在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一大阻碍来自家长的反对,为人父母担心孩子因为走职业道路耽误正常工作考学无可厚非,但这种中国式担忧并不会发生在韩国父母身上。
韩国孩子要想一路成长为职业球员必须度过一个完整的升学流程,因为真正系统的足球训练只有在高中或大学才有,指望放弃学业专心足球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由于考不上大学而被迫放弃足球梦的韩国孩子并不少,因此虽然这一制度在个例上有略显生硬的嫌疑,但从整体角度来看,它确实有效的解决了来自父母的担忧。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韩国少年在高中或者大学时被足球队淘汰,那么他或许只会为无法实现足球梦想而伤心,而在哭泣过后,他依然可以正常考学,待毕业后从事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工作。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韩国高考竞争十分残酷,足球道路一度被视为考上心仪大学的捷径。与我国的体育生制度相类似,高中参加足球队的韩国学生在申请大学时的分数要求会有所放宽,因此韩国父母普遍愿意让孩子走这条路,只为增加考上大学的概率。
重点打造大学生联赛,它是韩国足球命脉
问:韩国足球的关键一环在哪?是k联赛还是足球人口?答:二者都不是,大学校园才是重中之重。
不同于我国大学生足球的玩票性质,韩国大学生足球的水平与专业化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学是韩国职业足球的供血站,也是韩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晴雨表。
从职业足球的发展规律来看,18岁到22岁的4年时间对青年球员来说至关重要,他的场上位置和技术动作都会在这个阶段定型。而恰巧这个阶段与大学四年的求学时间基本吻合,因此韩国足协在大学足球投下“重兵”是一种科学的做法。
除了少数天才球员在高中阶段就就被职业队选中以外,大部分足球青年都会进入大学,在那里他们将在明星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强度贴近职业队的训练,而训练的目的,则是征战大学生联赛。
韩国的大学生联赛简称为U联赛,其规模与水平基本达到了半职业水平。U联赛赛程大致分为“圈域联赛”以及“王中王战”两部分,“圈域联赛”在每年的3月初至9月底进行,而“王中王战”则在11月进行。
U联赛大致的规则是:“圈内联赛”阶段将全国参与该项赛事的大学分布在7个赛区内,经过一定轮次的比赛后取32支球队进入到季后赛(“王中王战”),其中各赛区前4直接晋级,剩下4支球队则在5-6名之间通过抽签淘汰赛方式决出。而到了“王中王战”阶段,就直接采取单场淘汰制,直至分出最终冠亚军(注:决赛采用双回合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U联赛在韩国国内的受欢迎程度并不亚于职业联赛,因为谁都知道这些在大学赛场上拼杀的球员未来将成为职业赛场的宠儿,特别是到了每年的冠亚军争夺战时,各大豪门的球探都会到场观战,只为签下发挥亮眼的未来之星。
k联赛赛季结束后,各职业俱乐部会在足协的组织下前往大学足球队挑选年轻球员加入自己的一线队,这种选材模式类似于NBA选秀。此时,那些在上一年度的大学生联赛中发挥出色的球员们的优势就显露无遗了,他们往往能够得到多家俱乐部的哄抢。
独特模式背后:韩国足协运筹帷幄,社会鼎力支持
今天,当我们看到韩国特殊的青训体制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时,内心总会涌出一股羡慕之情。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韩国模式的成功不是偶然,因为其背后是韩国足协的运筹帷幄以及社会的全力支持。
韩日世界杯后,足球在韩国的热度居高不下,韩国足协借此机会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事业,兴建基础设施。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韩国足协每年总预算的10%-15%都用在了青训培养上,而在过去十几年里,他们更是修建了数以千计的公共球场。大投入+完备的设施促进了韩国民众对足球运动的参与度,也变相提升了韩国的足球人口。
当然了,一个国家足球的发展,光靠足协忙活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也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举例来说,如今不少k联赛传统劲旅正在尝试建立自己的青训梯队(如水原三星、首尔FC等),而在其梯队事业背后便是企业的支持。即使是在经济最萧条的时候,这些资本巨鳄情愿削减对一线队的投入,也不会少给青训一分钱。
写在最后:
韩国足球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足球事业的成功自有它的规律,而这种规律落实到基础就是大力发展青训,至于如何发展,用什么模式发展其实都无关紧要。韩国人只走校园足球的路成功了,日本人“校园+梯队”双路并行也成功了,那么中国足球走“单梯队”模式未必会失败。但我们现在问题是:路还没有走好、走通,就开始拼命的自我否定,于是前功尽弃,一切又从头……
韩国的这种纯粹的校园足球模式是不是更适合中国?
足球专家简介,足球运动员的个人简历|2006世界杯赛程,2026世界杯在哪![[图]年终总决赛-穆古鲁扎逆转取首胜 疯狂庆祝胜利](/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