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体坛:里约残奥会见证天津人的“精气神儿”
日前,随中国代表团参加里约残奥会的天津运动员载誉归来,市残联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
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本市残疾人运动员展现出了天津精神,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取得3枚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以及1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和1个第六名,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家乡天津增光添彩。
在竞技层面,天津残奥健儿的三枚金牌可谓是含金量十足,三名运动员的夺冠成绩全部打破了世界纪录,这样的冠军绝对是实至名归。田径名将尚光旭在男子跳远T37级比赛中,以6.77米的成绩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为天津夺得本届残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作为天津乃至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一面旗帜,泳坛老将杨博尊在本届比赛中依旧有着非常出色的发挥,在男子100米蛙泳S11级比赛中,“残奥飞鱼”以1分10秒08的成绩如愿卫冕,并且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除去这枚金牌,杨博尊还收获了1银2铜,老将对于梦想的那份坚守,着实令人感动。
时隔八年,巾帼英雄王君再次站上了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完成了自我超越。在女子铅球F35级比赛中,绰号“大王”的王君展现出了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以13米91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成功收复失地,报了伦敦丢金的一箭之仇。
冯雅竹获女子50米、100米仰泳S2级亚军
此外,游泳女将冯雅竹在本届残奥会上接连拿到2枚银牌,尽管未能夺金,但天津姑娘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是征服了现场的所有人。老将夏东在田径场上释放出“天津力量”,在男子F37级铅球和铁饼的比赛中,分别斩获1银1铜。
夏东在男子铅球F37级比赛前试投
在迎接本市残奥健儿的欢迎仪式上,市残联的相关领导表示,那些能够在残奥赛场上争金夺银的运动员理应赢得掌声,而那些同样实现自我超越,未能拿到奖牌的运动员,也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男子100米T36级赛后的车冕(左)
“四朝元老”车冕在个人的最后一届残奥会上,再次与奖牌擦肩而过,不过我们依然要为这名老将由衷地送上掌声,他用不懈的努力,完美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样努力的还有盲人柔道女将王丽静和盲人门球运动员邵帅,他们都是天津残疾人体育的骄傲,将天津人的“精气神儿”带到了里约的赛场。
总体来看,天津残疾人运动员在里约残奥会上,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他们挑战自我、不畏强手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本市残疾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昂扬锐气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形象,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工作干劲,为广大残疾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众所周知,2019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将在天津举行,作为津门的骄傲,希望这些从里约凯旋的残奥健儿,能够再接再厉,续写本市残疾人事业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三朝元老杨博尊诠释执著坚守
1金1银2铜,老将杨博尊证明自己依旧是残奥泳池中的那条“飞鱼”。从北京到伦敦,从伦敦到里约,八年时间,已经是“三朝元老”的杨博尊诠释着坚守的意义。
1金1银2铜,老将杨博尊证明自己依旧是残奥泳池中的那条“飞鱼”。从北京到伦敦,从伦敦到里约,八年时间,已经是“三朝元老”的杨博尊诠释着坚守的意义。
尽管已经无法像之前两届那样,在所参加的项目中展现出不可撼动的统治力,但杨博尊仍然是中国残奥水军中的领军人物。当谈到对于自己在里约残奥会上的表现时,杨博尊显得非常平静,“我觉得比预想的成绩要好一些。因为之前可能因年龄的问题,觉得自己能够参与这届残奥会就已经是胜利了,没想到自己还能获得奖牌。应该说,最终的这个结果还是很好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能恢复成为杨博尊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本届里约残奥会,杨博尊在率先出战的50米自由泳S11级比赛中,仅仅收获一枚铜牌。尽管自由泳并非杨博尊最擅长的项目,不过这位泳坛老将对自己的表现依旧感到非常不满。
好在一天之后,在第6比赛日的角逐中,杨博尊在男子100米蛙泳S11级比赛中,作为卫冕冠军的“津门飞鱼”,展现出超强的实力,从入水开始便一路领先,最终以1分10秒08的成绩如愿卫冕,并且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随后的比赛中,杨博尊又收获了一银一铜,仍然是天津运动员中夺得奖牌最多的一个。其实,在伦敦残奥会之后,杨博尊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苦学英语,已经成为天津电大的一名教师。这样的角色转变也让“飞鱼”离开泳池有一年多的时间。然而,就当人们以为杨博尊彻底告别之时,“飞鱼”又重新回来了。“我爱游泳,也喜欢为残疾人事业做事,更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去获得冠军,所以,当残联领导找到我,希望我再拼一届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回来了。”杨博尊这样说道。
从当初的青涩小将到如今的领军人物,三次参加残奥会的经历,无疑成为杨博尊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当谈到自己的感受时,杨博尊表示,“我参加了三届残奥会,感觉以残奥会为代表的残疾人体育事业,正在不断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而且受关注的程度也在持续增加。包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天津,能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残疾人体育事业正在越来越好地发展。”
圆满完成比赛任务,接下来杨博尊最想回到妻子和孩子身边,去好好享受一下家的温暖。至于下一步,杨博尊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计划。“现在说什么都还为时尚早,我就是想跟家人团聚,享受家人陪伴的时光。”杨博尊这样说道。
其实,杨博尊曾经私下里透露,自己还是希望能够重返三尺讲台。因为杨博尊的学生也都是残疾人,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一些思想,分享给他的学生,去传递一种正能量。
当然对于祖国和家乡的召唤,杨博尊还是那句话,“只要国家需要我,天津需要我,我就会一直游下去,比下去,直到退役的那一天。”
超越自我尚光旭成为中坚力量
从伦敦到里约,尚光旭正在成长为中国田径在残奥赛场上的中坚力量,静海小伙儿也不负众望,在男子跳远T37级比赛中,以6.77米的成绩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为天津夺得本届残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如果说杨博尊是一名残奥“老炮儿”,那么年仅21岁的尚光旭只能说是初露锋芒。四年前的伦敦残奥会,尚光旭在200米T37级比赛中获得银牌。本次出征里约,尚光旭克服了伤病,最终一鸣惊人,实现了自我突破。
将时间拉回到6年前,在天津市残联组织的一个运动会上,启蒙教练发现了尚光旭。在此之前,由于患有脑瘫,别说练田径,就是连体育课尚光旭也只能在一旁看着小伙伴们在操场上快乐奔跑。
与田径的最初接触,由于尚光旭左侧身体不灵活,导致做动作不够协调。教练只能从力量抓起,蛙跳、单足跳,因为从未接触过专业训练,尚光旭的身体反应较大,加之年龄也小,自己也打起了退堂鼓。好在教练耐心开导,最终坚持了下来。
从2010年4月开始集训,到9月份参加天津残疾人运动会,尚光旭一举拿下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项第一。凭借优异的成绩,尚光旭顺利入选天津集训队,并且参加了2011年的全国残运会,拿到200米冠军。随后更是代表中国亮相伦敦残奥会,最终获得一枚银牌。
由于设项原因,从2014年开始,尚光旭改练跳远,这一改可谓是改出了一片新天地。尚光旭在去年的全国残运会和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接连夺冠,并且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从短跑转项为跳远,尚光旭始终凭借着那股韧劲,一步步成为该项目中的王者。对于家人,尚光旭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一些小伤小病从来不说,只有受了大伤才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家人简单地说一下。
自2012年入选国家队,尚光旭常年在外集训,基本很少回家。去年全国残运会结束之后,尚光旭回家呆了不到7天,然后就回到国家队为多哈残疾人世锦赛做准备,残疾人世锦赛之后回家又没呆几天,就归队备战里约残奥会。
此番在里约,尚光旭终于一圆奥运冠军梦。这个从静海走出来的天津娃娃,这一次可谓是震惊了世界。
快意复仇王君展现王者之气
“这一次参加里约残奥会感觉压力好大,在重新拿到金牌的那一刻,真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王君
大王,这是教练王珩对王君的昵称,其中具有两个含义,一是天津姑娘姓王而且块头较大;二是希望她能够成为女子铅球F35级中真正的王者。
四年前在伦敦,王君意外丢金。“比赛结束后觉得天都快塌了,整个人也蒙了,连自己怎么走出赛场的都不知道。后来还是教练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可随即就躲在了一边不敢看他,因为我怕教练会问我赛场上到底出了什么事。”王君坦承,自己确实是轻敌了。
伦敦残奥会之后的那段时间,或许只有妈妈张秀玲最清楚女儿的心思。“说实话,当时孩子确实有些阴影,因为对手实力很强,而且在比赛中也一直压制她。不过我知道王君的性格,既然她说了要把金牌夺回来,我们只有在背后无条件去支持她。”
四年后的里约,王君在第二投中彻底爆发,投出了13米91的个人最好成绩,如愿击败乌克兰选手玛利亚·博马赞,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生命是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封面和封底由别人设计,内容需要自己用汗水书写。”这是26岁的王君最喜欢的一句话。虽然天生患有脑瘫,不过王君却是积极的乐天派,在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没有想过放弃。四年前在伦敦遭遇滑铁卢,王君不但没有心灰意冷,反而更加激发了天津姑娘的求胜欲望,最终在里约的田径场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
“这一次孩子做到了,功劳最大的还是她的教练,当然还有男朋友对她的鼓励。”看到女儿重夺金牌,张秀玲感到非常欣慰。
从里约回国,在北京参加完总结大会之后,王君早已是归心似箭。用天津姑娘自己的话讲,“大天津,我想死了你了!”当王君走下大巴,母亲张秀玲早已等候在那里,母女二人深深地拥抱在一起。四年的拼搏换回了这一刻的满满幸福。
将时间拉回到16年前,10岁的王君代表学校参加了塘沽中小学春季运动会,因成绩优异进入塘沽体校从事投掷项目训练。从业余到专业,王君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后来给自己“吃小灶”,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王君的成绩越来越好,甚至成为队中最优秀的队员之一。2007年全国残运会,代表天津市参赛的王君一举摘得女子铅球F35级金牌,标枪和铁饼银牌,并打破了该级别的铅球和标枪世界纪录。
其实,首先发现王君是个好苗子的是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宣文部的蒋斌,也就是“大王”口中的“蒋伯”。“当时她在投铅球的时候就感觉到她的级别、能力、年龄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算是巧合就发现了她。”“伯乐”蒋斌这样说道。
2007年全国残运会后,王君进入了国家队,并于转年前往北京参加人生中第一次残奥会。从北京的一鸣惊人,到伦敦“大意失荆州”,再到里约成功收复失地。国家队的近十年时间,见证了王君的不断成长。
回想起里约夺金的那一投,王君坦言,“比赛时一进场地就感觉到压力很大,教练在看台上一直对我挥手,调动我,让我缓解压力。这次上去就拼了,当看到成绩的时候,自己都惊了,13米91是我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在过去一年,我的最好成绩仅仅是12米53,这次真的是拼了。”
当走下领奖台的一刻,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王君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四年后的东京。“我会从零开始,刻苦训练,争取再创更好的成绩。下一届残奥会我依然想站在最高领奖台,我会为这个目标继续努力。”天津姑娘坚定地说道。
在王君眼中,教练王珩是她能够再次夺得残奥金牌的关键人物,两人之间的那种默契成为“大王”超水平发挥的最大推动力。
王君给教练王珩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朗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天津姑娘那种能吃苦的精神更是深深感动了教练。“她能坚持下来,主要就是因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第二次集训开始她就和我谈过,想赢回来,不甘心一直输给对手。在训练中,我根据她的情况和训练时间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根据对手的情况和她一起商量了一个目标。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拼,放开了拼,因为当时她和对手还是有差距的,我们也只能在训练中不断积蓄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彻底爆发,才有机会去赢得这枚金牌。”教练王珩这样说道。最后王珩表示,“感谢她的努力和配合,她的成功要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感谢她能完全的信任我,让我的能力能有一个发挥的空间。”
对于接下来的计划,王君表示会好好陪伴一下家人,因为为了备战里约残奥会,这一个奥运周期与家人实在是聚少离多。当然,王君自己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想考虑一下个人问题,当说到与男友已经有成家打算时,赛场上霸气十足的“大王”,露出了少女般的羞涩。
天津残奥健儿成绩一览
金牌
尚光旭男子跳远T37级破世界纪录
杨博尊男子100米蛙泳S11级破世界纪录
王君女子铅球F35级破世界纪录
银牌
杨博尊男子100米自由泳S11级
冯雅竹女子50米仰泳S2级
女子100米仰泳S2级
夏东男子铅球F37级
铜牌
杨博尊男子50米自由泳S11级
男子200米混合泳S11级
夏东男子铁饼F37级
第四名
车冕男子100米T36级
第五名
车冕男子400米T36级
尚光旭男子100米T37级
王丽静女子盲人柔道
邵帅男子盲人门球
第六名
杨博尊男子100米仰泳S11级
微信号:天津市体育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48队命运将如何分配?12月5日拉斯维加斯揭晓世界杯“新地图”!|重返荣誉巅峰!“37岁老将”吕小军奥运最燃之战:凭实力夺金刷新奥运记录